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,也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!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研究發現,這些民眾若長大腸息肉,六成靠近盲腸的近端大腸,因此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,早期發現可能癌變的高危險性息肉。  

台大醫院副院長、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陳明豐表示,分析台大健檢的民眾,男性約二成七有代謝症候群,女性約一成九,台灣民眾平均約兩成的人有代謝症候群。該中心也發現,代謝症候群患者的大腸息肉容易長在近端大腸,若僅做乙狀結腸鏡,只能發現遠端大腸的息肉。  

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邱瀚模指出,他收集四千兩百七十七名到台大健檢的民眾資料,分析發現代謝症候群的民眾中,有大腸息肉的約一成五,沒代謝症候群的民眾,有大腸息肉的僅有百分九點八,代謝症候群患者有大腸息肉比率較高,罹患大腸癌風險也較高。  

邱瀚模表示,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有肥胖、家族史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,代謝症候群是指血壓高於一百卅與八十五毫米汞柱,空腹血糖高於一百一十,三酸甘油脂高於一百五十,腹圍男生大於一百零二公分、女生大於八十八公分,高密度膽固醇低於四十,上述五項標準有三項符合,就是代謝症候群患者,因此代謝症候群患者其實就是高血脂、高血糖患者,與大腸癌危險因子不謀而合。

 邱瀚模表示,該院已將分析結果投稿到國際期刊,因此男女腹圍採國外標準,國內對代謝症候群的男女腹圍標準更嚴格,男性大於九十公分、女性大於八十公分。 

邱瀚模分析發現,有息肉的代謝症候群患者中,五成有兩顆以上的多發性息肉,一般人僅二成九有多發性息肉。從惡性的大腸息肉演變成大腸癌約需五到十年,透過定期大腸鏡檢查,可早期發現惡性息肉並切除,預防大腸癌。一般無家族史民眾,五十歲以上可由醫師評估定期做大腸鏡篩檢。

 from 聯合報 2007.07.2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