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為全國十大死因排行榜首位,癌症病患在面對手術及化療過程,除了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及親友的關懷外,在飲食上更是一個重要課題。
營養均衡是最基本的需求,但營養師也提醒各類癌友,儘管高纖、高蛋白是營養必需,但有些癌症有特殊的飲食需求,例如,腸癌術後初期應避免高纖維飲食、胃癌用餐避免和液體一起食用,否則可能產生「傾食症候群」。
癌症為全國十大死因排行榜首位,癌症病患在面對手術及化療過程,除了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及親友的關懷外,在飲食上更是一個重要課題。
營養均衡是最基本的需求,但營養師也提醒各類癌友,儘管高纖、高蛋白是營養必需,但有些癌症有特殊的飲食需求,例如,腸癌術後初期應避免高纖維飲食、胃癌用餐避免和液體一起食用,否則可能產生「傾食症候群」。
食物是人體能量輸入最重要的物質,因此在癌症整合輔助療法之中,必須要非常重視飲食。
在衛生署《聰明飲食輕鬆防癌》一書中就提到:許多研究證實,癌症與飲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。例如:如果飲食中攝取大量的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等,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,並減少乳癌、食道癌、胃癌、攝護腺癌、子宮內膜癌、卵巢癌、口腔癌、咽癌、食道癌、肺癌的發生。
近日,“美國網路醫生博士”網站總結了,美國癌症研究所公佈的抗癌新食譜——低脂肪、高纖維、純天然。研究發現,只要飲食習慣合理,許多癌症是可以預防的。
1.多素少葷。只靠一種食物單打獨鬥無法降低癌症危險,但如果把它們合理地搭配起來,效果就會迥然不同。就餐時,素食至少要佔2/3,而動物蛋白最好不超過1/3。
今年,UICC提出最新的「預防致癌感染病」(Protection against cancer causing infections)報告中提到,九種可能引發癌症的感染病。為此,UICC呼籲全球300多個會員組織,共同關注這個經過研究已經證實的重要傳染病毒或細菌,對於癌症發生的高度影響。
「世界癌症日」由國際抗癌聯盟((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,UICC)於2000年發起,活動時間定於每年2月4日,旨在倡導減輕全球癌症負擔,促進各組織間的合作,加快癌症研究、預防及治療等領域的進展,為人類造福。而台灣癌症基金會身為國際抗癌聯盟(UICC)會員組織,亦有責任提醒國人共同重視癌症的威脅,一起響應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「癌症是可以預防的」。
2007年11月1日至2日在倫敦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(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,WCRF)所舉辦的「飲食、營養、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:全球觀點」專家會議中,發佈了最新版癌症預防建議,這是繼1997年該會發佈飲食與癌症的相關性報告後,由21位世界知名的專家學者所主導的系統性文獻回顧,在檢視7,000個研究結果之後,訂出全球最具權威的癌症預防建議。該會發佈的10項建議、內容如下:
自民國七十一年開始,台灣地區十大死亡原因以惡性腫瘤高居首位,毎十萬人口之死亡率在二十年來從77.1上升到88.16,同時期內原來排名第一的腦血管疾病從75.6降低到25.84,另外明顯上升的是糖尿病,從10.51升高到19.99,可見國人不同的慢性疾病變化趨勢不盡相同。腦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有關,心臟病與血膽固醇和血脂異常有關,由於多年來政府持續宣導血壓的測量和控制,以及降低膽固醇和油脂的攝取量,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相關危險因子的控制,疾病的危險性也就明顯地降低。另一方面,雖然控制了油脂和血壓,但是對癌症與糖尿病似乎還沒有對症下藥,表示國人的飲食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。
不正確飲食習慣、肥胖及欠缺運動,會增加罹癌的風險
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,導致疾病的發生,如: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癌症…等日益嚴重,專家紛紛建議,應該減少精緻飲食並提高粗食比例,因此增加五榖雜糧的攝取,已成為改善飲食及維持健康的首選。
天氣逐漸轉冷,用薑調味的湯品、菜餚漸受歡迎。薑不只讓食物更美味,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發現,薑還可以減輕腸道發炎反應,進而減少大腸癌發生風險。
研究指出,薑裡面的化合物或可預防大腸癌。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醫學院副教授蘇珊娜‧齊克參與研究計畫,她表示,許多細胞研究發現,薑是一種抗發炎物質。
飲食轉變 增加癌症產生
國人飲食逐漸西化,在肉類攝取多、蔬果攝取不足狀況下,民眾常不知不覺就攝取過多的油脂、鹽分及糖分,導致體內吸收過多的脂肪。體內脂肪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過氧化物質─自由基,自由基的不穩定性,會在體內到處破壞正常的細胞,導致基因突變,產生疾病而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