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患者與一般人的飲食原則無異,不必因為罹癌,就刻意吃素。在均衡飲食前提下,掌握少油、少鹽、少糖與高纖訣竅,「就算是披薩、燉肉,也能大口吃下」。
「抗癌怎麼吃?」是國內乳癌病友共同困擾。經營米粉羹小吃店近20年的蔡美卿,罹癌前酷愛鹹辣料理,罹癌後不敢亂吃。專家指出,癌症患者與一般人飲食原則無異,掌握少油、少鹽、少糖與高纖訣竅,以均衡為前提即可。
「摸到乳房下緣有硬塊,還以為胸罩鋼圈勒太緊!」罹患乳癌第三期的蔡美卿,37歲那年,無意間摸到腫塊,發現乳房有3點多公分腫瘤,且擴散到淋巴。後來她切除左側乳房,並做乳房重建,「手術不可怕,化療卻讓我吃盡苦頭」。
抗癌12年的蔡美卿,罹癌前重鹹又愛吃辣,最喜歡「吃辣吃到流淚」感覺。但化療後,惡心、嘔吐與腹瀉等副作用,讓她食欲全失,一度不知自己該吃什麼。後來加入病友團體,逐漸調整飲食習慣,連店內料理也開始強調低脂、高纖。
乳房病友協會理事長孫蘭玉指出,去年協會針對六百多位乳癌病友所做的飲食問卷調查顯示,每3人就有1人害怕吃錯食物導致復發。由於病友在手術、化療的治療期,與病情獲控制的追蹤期,飲食重點不同,她們收錄國內乳癌病友的抗癌私房菜,包括蔡美卿設計的「愛波幸福捲」,可電洽乳癌病友協會索取,電話是0800-528-825
輔仁大學營養系主任曾明淑表示,癌症患者與一般人的飲食原則無異,不必因為罹癌,就刻意吃素。在均衡飲食前提下,掌握少油、少鹽、少糖與高纖訣竅,「就算是披薩、燉肉,也能大口吃下」。
曾明淑指出,癌症患者在手術、化療的治療期,食欲多半很差,建議多補充如充牛奶、魚、肉與豆製品等高蛋白質食物;病情穩定,進入追蹤期的患者,首重均衡營養。她提醒,患者不需避吃肉類,但應多吃蔬果,吃素者可以豆製品取代肉品,補充身體所需蛋白質與熱量。
■愛波幸福捲
|
食材:蛋4顆、高麗菜600克、豆腐皮600克、胡蘿蔔200克、菠菜600克、番茄600克、杏仁片300克、杏鮑菇300克。
調味料:鹽30克、沙拉油100克、太白粉200克。
作法:
1.煮滾水2000cc,加入少許油、鹽。
2.胡蘿蔔、杏鮑菇切條狀,菠菜切斷,高麗菜去梗,丟入滾水汆燙。
3.取蛋白煎成蛋皮,並煎豆腐皮。
4.乾炒杏仁片,放涼後壓成碎狀。
5.把番茄打汁並勾芡。
6.將高麗菜、菠菜、胡蘿蔔、杏鮑菇與磨碎的杏仁片,連同蛋皮與豆腐皮,捲成長條狀,後切段擺盤,食用時可沾(5)製成的番茄醬,增加多元風味。
from 聯合報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