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知道癌症病人的營養攝取不足,對於癌症治療過程有很大的影響嗎?營養不良與體重減輕是腫瘤病患常見的營養問題,因為營養不良的癌症病人,常常無法接受積極的治療,也很容易會增加治療的合併症及感染率,減低放療或化療的治療效果,甚至會降低癌症病患的存活率。
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東洋癌症科學發展事業群於7月19日、8月2日以及8月29日,分別於署立台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、台中榮總及台南成大醫院舉辦了「營養行家‧抗癌專家」腫瘤營養講座,教導癌症病友們正確的營養與飲食觀念,還有身為準備食材的家屬,應該要如何烹調,才能吃得健康,獲得均衡的營養補給,進而提升癌症病患的治癒率及存活率。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藝人陶大偉12日因肺癌病逝台大,相識50年的老友傅達仁說:「以為他已經康復,不曉得會走得這麼快。」今年,鳳飛飛也因肺癌病逝,消息突然,震驚演藝圈。
「不曉得會走得這麼快」、「消息來得突然」,是許多肺癌患者與親友的共同心聲。根據統計,第一期肺癌病患五年存活率有60%,第三期僅剩15%,第四期只有5%,但超過75%的肺癌患者發現罹癌時,都已是末期。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,水果蔬菜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,但你是否注意過,一些水果蔬菜從某個角度看竟然跟我們身體的一些器官非常相像,而更加奇妙的是,這些蔬菜水果恰恰是為相應器官補充營養的極佳選擇。或許,“吃什麼補什麼”這句話是有道理的。
|
|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醫師強調,如果每個收到這份郵件的人,能夠轉發十份給其他人,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50歲的張姓婦人1年多前感覺左胸腫脹,以為是更年期症狀,直到有刺痛感才就醫,發現左乳有12公分大的腫瘤,且轉移到肝、肺和頸椎、腰椎骨頭,已是乳癌第4期。
她接受「雙重標靶」藥物加上化學治療,腫瘤成功縮小至3公分,正子攝影檢查她的肝、肺、腋下、頸椎和腰椎骨頭的轉移癌細胞也消失不見,醫師為她手術切除乳房腫瘤和左乳,目前仍在進行3個月的化療,整套療程約1年。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 |
罹患修格連氏乾燥症患者舌頭變得平滑色紅,看起來像牛肉。 記者修瑞瑩/翻攝 |
|
成大醫院針對全台近年被診斷出修格連氏乾燥症、近8千名患者進行研究發現,患者罹患淋巴癌、多發性骨髓瘤的機率較正常人多6到7倍,提醒患者需長期追蹤治療。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一名阿嬤久咳三個月不癒,以為只是感冒,自行買成藥、潤肺止咳食品,症狀反而越來越嚴重,就醫才發現已是第四期淋巴癌,經過治療成功抗癌。癌症希望基金會提醒,國內淋巴癌患者十年來增加六成,因為常與感冒混淆,很容易延誤就診。
醫師:勿濫用民間療法 過度提升免疫力
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