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故事: 

40歲的許小姐,三年前照超音波,發現子宮內長了兩顆肌瘤,約三公分大小。當時因為身體沒有出現特別症狀,不以為意,之後也就停止回診。半年前開始,她月經量突然增加,近一個月情況更嚴重,到婦產科檢查,才發現子宮肌瘤已經長到十公分大,必須手術治療。 

大小幾公厘到十幾公分 

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腫瘤,其中含有少量的纖維結締組織。其大小不等,小的僅有幾公厘,大的可達十幾公分,可能為單個或多個肌瘤同時存在,後者情形較常見。 

好發30-45歲 35歲高峰期

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劉偉民表示,子宮肌瘤好發於30歲至45歲,隨著年齡增長,子宮肌瘤的罹患機率也隨之升高,35歲是罹患高峰期,其次是40至45歲。 

原因遺傳因素居多 

罹患子宮肌瘤的原因不明,一般認為,遺傳因素居多。 

劉偉民說,部分研究文獻指出,子宮肌瘤可能和染色體有關,但尚未獲得證實;現今能確認的是,有子宮肌瘤家族史者,特別容易長子宮肌瘤,且姊妹關聯比母女關聯大。因此以目前醫學推斷,罹患子宮肌瘤的原因,可能與父系遺傳相關性較高。 

症狀/沒感覺、經血量多、頻尿… 

長有子宮肌瘤的人,會有哪些臨床症狀? 

事實上,大多數的人並不會有任何症狀,或是症狀不明顯。劉偉民表示,

臨床上較顯著的症狀分為幾類: 

1.月經量多:如上述許小姐的案例,月經量會大量增加。

2.壓迫器官:若肌瘤太大,可能壓迫到泌尿系統,造成頻尿、解尿困難,或是腎積水;如果壓迫到腸子,則可能造成阻塞或便秘。

3.造成不孕:機率不高,只佔不孕症婦女的3%。 

診斷內診或超音波 

子宮肌瘤的診斷並不困難。周輝政說,除了較大的肌瘤可藉由骨盆腔內診而摸到外,經由超音波檢查,可診斷出絕大部分的子宮肌瘤。 

治療追蹤、藥物、手術 

1.定期追蹤:如果肌瘤並不是很大,或者患者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,只要保持定期回診追蹤,並不需要治療。

2.藥物控制:如果是因肌瘤引起的出血,可經由藥物來控制。

3.手術切除:並不是所有肌瘤都須接受手術切除,通常由醫師視臨床的症狀來決定。周輝政表示,一般而言,對於那些症狀較為嚴重,無法經由藥物治療;或是藥物治療無效者;或是懷疑是惡性腫瘤,便要施行手術治療。

 

 

from 元氣周報 2010.12.1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