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小心殺手就在你身邊!這句話對於餐餐都是「老外」的上班族,絕非危言聳聽,外食族白天習慣的重油重口味便當,以及晚上應酬時的大魚大肉,儘管滿足了口腹之慾,但也對健康招致了長期累積的損害,其中最令人聞風喪膽的,就是初期無任何症狀可循,但發病後卻會要人命的大腸直腸癌。  

根據衛生署統計指出,大腸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發生率向來居各類腫瘤病變的第 3 位。國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李興中表示,大腸直腸癌的真正病因和發病機理尚不明確,不過據國內外資料顯示,城市的發病率遠高於農村,因此認為大腸直腸癌的發病不僅與環境因素有關,也與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有關。  

不過俗語說的好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大腸直腸癌也並非不能預防,李興中表示,除了多吃新鮮蔬菜、水果及粗纖維食物,能降低腸道致癌物濃度及縮短糞便在體內停留時間外,可以參考美國癌症學會推薦的大腸直腸癌篩查方法,建議40歲以上無症狀者每年進行一次直腸指診,50歲以上者每年進行一次直腸指診加糞便潛血試驗,並應於每3至5年進行一次可彎曲的乙狀結腸鏡檢查,以期早期發現、診斷與治療。  

值得注意的是,大腸直腸癌因為症狀不明顯,通常病患初次來就診,有三成患者已經轉移,沒辦法立刻開刀切除,李興中表示,對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,目前新的治療趨勢,是以標靶藥物,配合手術或化學治療來消滅癌細胞,腫瘤的緩解率效果好,也延長存活期,不會增加化學治療所引起的副作用,像是常見的掉頭髮、白血球下降和疲倦等,讓生活品質更好。

 李興中強調,過去大腸癌一旦轉移到肝臟便無法開刀,醫師只能放棄,也因此大腸直腸癌轉移到肝臟後,就被認為是「末期」癌症,五年存活率低於5%,如果不做積極治療,只做支持性療法,只有半年壽命,幾乎沒有存活的希望,但近年來,因為各種化療、標靶治療藥物極為有效,肝轉移患者透過化療,便有機會將把腫瘤縮小到可以切除的程度。  

把轉移性病灶切除後,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有機會可以治癒,五年的存活率可以從5%,提高六倍到30%,這根本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情。即使某些病患無法開刀,也可以透過其他輔助治療,幫助殲滅肝臟內的腫瘤,延長壽命,拜化療及標靶治療藥物之賜,過去難以治療的「轉移性」大腸直腸癌,也順利擺脫「絕症」惡名,而有根治的機會。

from 聯合新聞網2008.02.0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ticancer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